为什么说做试管能养囊尽量养囊?
在试管婴儿的世界里,“养囊” 这个词常常被提及。为啥都说做试管能养囊尽量养囊呢?答案很简单,养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试管的成功率,这可是试管婴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养囊,医学上称为囊胚培养,它在 PGT 技术实施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,是必备的前提条件。在自然的生育过程中,人类胚胎是在囊胚的状态下才植入妈妈的子宫里。所以,要是进行囊胚移植,胚胎成功种到子宫里的概率会更高。
当卵子和精子成功结合受精后,接下来的几天,胚胎里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小生命,快速地分裂、增殖。到了第二天、第三天的时候,这个阶段的胚胎我们叫它卵裂期胚胎。要是这些胚胎能继续茁壮成长,培养到第五天之后,细胞数量就会超过 64 个,而且在细胞团的中间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腔隙,这时候,胚胎就升级成为囊胚啦
囊胚培养差不多是目前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最后阶段,一般是指卵子受精后的第 5 - 6 天
这时候的胚胎已经有 75 到 100 个细胞了,而且还在不断地 “长胖”,变得更大。这个时候的胚胎包含了滋养外胚层、囊胚腔和内细胞团。可别小瞧了这些部分,滋养外胚层以后会发育成胎盘、胎膜和脐带,给宝宝提供营养和保护;
“养囊” 好处是什么?
养囊就像是一场激烈的 “胚胎选拔赛”。虽然很多胚胎在第 2、3 天的时候,都能发育到 4 - 8 细胞阶段,看起来都挺不错的。但是,只有那些真正发育潜能好的胚胎,才有实力继续往前冲,发育到囊胚阶段,最终形成健康的胎儿
01筛选优质胚胎
在这个过程中,那些质量不太好、发育潜力差的胚胎就会被自然淘汰,发育停滞不前。所以说,能成功形成囊胚的胚胎,都是胚胎里的 “尖子生”,发育潜能那是相当出色。也可以说,能形成囊胚的胚胎就是发育潜能好的“精英胚胎”。
02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
囊胚和子宫内环境简直就是一对 “默契搭档”,和卵裂期胚胎比起来,囊胚在子宫里能更好地 “安家落户”,大大增加了胚胎的种植率。有研究发现,因为胚胎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,能发育到囊胚阶段的那些非整倍体胚胎(也就是不正常的胚胎)发生率,要比卵裂期胚胎低很多。这也就意味着,囊胚的临床妊娠率明显要高于卵裂期胚胎。而且,现在提倡选择单囊胚移植,这样既能保证较高的妊娠率,又能减少多胎妊娠带来的风险,让准妈妈和宝宝都更安全。
03提供PGD检测遗传物质
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在 PGD 检测遗传物质方面可是 “大功臣”。和第三天胚胎的卵裂球活检,或者卵母细胞的第一和第二极体活检相比,从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进行活检,能够获取更多的遗传物质。
而且,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,囊胚活检并不会影响囊胚的发育潜力,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。
“养囊” 的风险在哪里?
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养囊也不例外。囊胚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胚胎自身的发育潜能,所以会有一定比例的胚胎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。最糟糕的情况是,可能一个可用的囊胚都培养不出来,最后只能无奈地取消移植周期。另外,养囊还有可能增加单卵双胎的概率,这对于准妈妈来说,孕期的风险和压力也会相应增加。
哪些人需要“养囊”?
囊胚培养主要针对以下四种人群:
如果准妈妈的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好,取卵的时候数量也比较可观,医生经过综合分析,觉得囊胚形成的可能性比较大,那就可以考虑把胚胎继续培养到囊胚阶段,然后再进行移植,或者先冷冻起来,等合适的时候再移植。
要是在胚胎培养过程中,发现有不少质量稍差的胚胎,也别着急放弃。可以尝试对这些多余的胚胎进行囊胚培养,从中筛选出发育潜力较好、能形成囊胚的胚胎冷冻保存,说不定以后移植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。
对于那些经历了多次种植失败的准妈妈来说,建议尝试养囊。通过养囊,挑选出质量更好、发育潜能更优的胚胎进行移植,这样能大大增加成功妊娠的希望。
如果是需要做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筛查的夫妇(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第三代试管婴儿 PGT),一般都会常规进行囊胚培养。先对有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测,把那些没有遗传疾病和染色体疾病的胚胎筛选出来,再进行移植,这样能从源头上保证宝宝的健康。
试管婴儿的养囊技术虽然有一定风险,但对于很多人来说,它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。希望每一位正在为了宝宝努力的准父母,都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,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小天使。如果大家对养囊还有什么疑问,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哦!